退出老年模式 进入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

2020年度医药“谣斯卡奖”已评出,速看!

日期:2021-04-07 10:18:05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0

“防疫王者”奖:双黄连等药物可预防新冠肺炎

谣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有传言称,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病毒,喝双黄连口服液可以防治新冠肺炎。此外,板蓝根、奥司他韦等药物也可以预防新冠肺炎。

真相: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表示,现有临床研究数据不足,不建议用双黄连预防新冠肺炎。2013年和2014年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在基本药物监测情况中,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总数在中成药口服制剂中分列第二名和第一名。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相关人士也表示,双黄连抑制新冠病毒的结论是基于实验室体外研究结果,还需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赵佳宾主管药师表示,板蓝根作为普通中药,仅限于治疗风热感冒、病毒性感冒等疾病,对新冠病毒不一定有效;奥司他韦虽是抗病毒药,但临床仅用于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对新冠病毒无效。


最多此一举奖:戴多层口罩阻隔新冠病毒

谣言:网上有传言称,叠戴两三层口罩才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普及部唐芹研究员表示,目前用于预防新冠病毒的口罩分为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在一般环境下,只需正确佩戴一个合格产品,就能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叠戴多个口罩虽然在理论上能提升防护效果,但会增加通气阻力和佩戴不适感,且不会达到“1+1=2”的预防效果。

最自给自足奖:“家用自测版”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

谣言:2020年3月,一款“新冠病毒自测盒”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发布人称,自测盒操作简单,在家即可采样,等待15分钟就可得到检测结果,且可以通过肉眼判断结果。

真相: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辟谣称:目前,国家批准注册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没有“家用自测版”,且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不属于消费者个人使用的产品,更不能经由网络销售给个人。个别商家通过网络发布的家用自测版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为不实信息。


最子虚乌有奖:国家集采冠脉支架是“过气货”

谣言:2020年11月,由国家组织的首次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在天津市举行,中选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下降至中位价格700元左右。为什么能降价这么多?会不会便宜没好货?纳入集采的冠脉支架是“过气货”、效果不好等谣言纷纷兴起。

真相:纳入集采范围的铬合金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是经过专家组评估,认为在冠脉支架领域中使用最广泛、临床认可度最高的一组产品。降价幅度大,是因为挤掉了中间销售环节的利益。此次集采经过前期成本测算、财务报表分析等,报价在合理范围内,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不必担心产品质量问题。

张冠李戴奖:同服两种感冒药致命

谣言:2020年11月,一则“同服两种感冒药,18岁女孩不幸身亡”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消息称,广东省江门市的一位18岁女孩,同时服用罗红霉素缓释胶囊和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后,茶碱中毒死亡。

真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药师、北京药理学会抗感染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刘治军表示,罗红霉素是一种抗菌药物,不是感冒药;复方甲氧那明是治疗咳嗽的药物,也不是感冒药。成年人每日可摄入茶碱的最大剂量为1000mg,是复方甲氧那明中氨茶碱的日最大推荐量的6倍。除非罗红霉素对复方甲氧那明影响非常大,否则不会产生茶碱中毒风险。事实上,罗红霉素对氨茶碱的代谢影响很小。


“我不是药神”奖:维生素B17是抗癌神药

谣言:网上流传的一篇文章称,服用大量维生素B17可治愈癌症。文章还建议癌症患者吃带苦味的杏仁,例如含苦杏仁苷类的北杏仁,因为里面含有维生素B17。

真相: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科主任易基群表示,维生素B17是一种苯甲醛和氰化物合成的化合物,存在一定毒性,过量服用会中毒。这种物质虽然叫“维生素B17”,但并不是维生素。科学研究表明,维生素B17在人体内被酶分解后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服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的症状。专家提醒,目前没有维生素B17可以预防、治疗癌症的足够依据,而且食用大量含苦杏仁苷类物质的食物是不安全的。


最惜命养生奖:定期输液可预防脑卒中

谣言:2020年,一条“定期输液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谣言被大量转发,导致一些中老年人到医院要求“输些疏通血管的药物”,以预防脑卒中。

真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徐俊主任医师表示,输液预防脑卒中的方法不可取。输液可能存在不良反应,所输液体成分也可能有潜在的副作用,甚至可能对老年人的肺部、肾脏功能造成损害。没有临床科学研究证明,预防性静脉用药能够预防脑卒中的发作;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脑卒中再发症状,短时间内1~2种药物的静脉用药无法预防脑卒中。预防脑卒中需要控制基础疾病,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管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少吃油、戒烟、戒酒。另外,30岁后,每年做高血压筛查和血压监测对预防脑卒中很有必要。

(来源:中国医药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