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梅雨季节药品质量安全防范工作,6月以来,象山县局聚焦药品源头规范、流通整治、责任落实三大环节,全力保障梅雨季节群众用药安全。
一是聚焦日常监管,严守采购验收关。以藿香正气水、克痢痧胶囊等夏季常用药品、阴凉冷藏药品以及中药饮片为切口,检查辖区药品经营单位进货渠道合法性,重点查验供货单位资质、索证索票、验收记录等,同时加大抽检和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切实消除风险隐患。要求药品经营单位及时关注国家及省药品监管局发布的药品质量公告,关注源头药品质量问题,杜绝采购不合格药品,或者对于发现的可疑药品及时下架、报告。截至目前,共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32家次,开展靶向抽检11批次,抽检不合格1批次,已立案查处。
二是紧盯重点隐患,严守储存养护关。规范经营使用单位药品质量管理,要求全面检查库房、营业场所的药品阴凉柜、温湿度调控设施、温湿度采集器等运行情况,做好降温除湿及数据监测记录工作,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标示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和陈列。同时重点加强已拆封中药饮片储存管理,严格落实防晒、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定期清斗并记录,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定期定岗开展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线上巡查,每日通过微信群通报温湿度超标单位予以警示,对于多次温湿度不合格单位,或者长时间温湿度超标单位予以行政约谈,列入重点关注对象,视情况开展现场检查或者加大检查频次。截至目前,共开展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线上巡查20余次,约谈药品经营单位3家,因温湿度问题开展现场检查1次。
三是落实用药科普,严守安全意识关。通过药品储存知识宣讲,依托自媒体平台发布科普文章等,详细介绍颗粒剂、胶囊、散剂等剂型药品储存要点,科普如何通过外观、色泽、气味等要素初步判断药品质量状况,引导消费者妥善处置过期、霉变药品,树立合理购药、科学存药、安全用药意识。畅通举报投诉和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渠道,及时监测、收集和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停售质量可疑药品,坚决杜绝问题药品在市场流通。 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线下宣讲活动2次,发放宣传册200余份,发布科普文章2篇,阅读量达6000余人次。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