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文件 > 详情

关于印发《氯胺酮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日期:2005-01-21 00:00:00 来源:药品安全监管处 浏览次数:   字体:[ ]
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4年7月,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氯胺酮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4]325号),将氯胺酮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并部署在全国开展氯胺酮专项检查工作。为落实对氯胺酮的安全监管措施,2004年9月14日至15日,我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氯胺酮管理工作座谈会。现将《氯胺酮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按照会议要求和工作部署,认真做好特殊药品监管工作,加强对氯胺酮的管理。
          
               二OO四年十月二十日

        氯胺酮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为加强对氯胺酮的管理,落实对氯胺酮的安全监管措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于2004年9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氯胺酮管理工作座谈会。来自16个省、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特殊药品监管工作的同志、中国麻醉药品协会和有关氯胺酮生产、经营企业的代表共55人参加了会议。
    一、会议基本情况:
    会议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顾慰萍助理巡视员主持,白慧良司长出席了会议,边振甲副司长作了讲话。边振甲副司长在讲话中传达了郑局长、邵局长关于对开好这次会议的指示精神,介绍了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和2004年特殊药品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就如何深入开展氯胺酮专项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氯胺酮管理、落实氯胺酮安全管理措施等问题进行了部署。卫生部医政司张宗久助理巡视员应邀参加会议并讲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特殊药品监管处高峰处长做了会议总结,并就下一步的具体工作作出了安排。
    会议分析了近几年来盐酸氯胺酮原料药和注射液的产销情况和氯胺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交流了各地开展氯胺酮专项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各地在加强氯胺酮管理、防止流弊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和办法;会议还就特殊药品监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研究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强化特殊药品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措施和手段,以适应当前禁毒形势的需要。
    二、目前特殊药品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讨论,会议认为: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我国毒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部分不法分子将合法领域的麻醉、精神药品作为追逐的目标,吸食品种不断变化,犯罪的手段不断更新,给特殊药品监管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而特殊药品监管力量和监管手段相对薄弱,已不能适应当前特殊药品监管和禁毒形势的需要,具体表现在:
   (一)基层特殊药品监管力量相对薄弱问题日益凸显,跟不上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缺乏快捷、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沟通机制,不能及时掌握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相关动态信息,对特殊药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反应滞后。
   (三)部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守法意识淡薄、管理松懈,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四)基层医疗机构在麻醉、精神药品的使用和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成为特殊药品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五)既要保障医疗需求,又要严格监管防止流弊,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特殊药品监管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
    三、加强特殊药品监管工作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与会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展开了热烈讨论,对进一步加强氯胺酮的管理和特殊药品监管工作等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将氯胺酮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各省将继续按照国家局的统一部署,深入细致地开展氯胺酮专项检查工作,对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追到底,决不姑息。工作中,各省局之间、省局和企业之间保持信息沟通顺畅。
    有关氯胺酮生产、经营企业应强化自律意识,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措施,对氯胺酮销售流向实行核查制度,确保氯胺酮不从生产、经营环节流入非法渠道。
    (二)强化基层特殊药品监管力量
会议认为,特殊药品监管工作任务多,业务性强,责任重大,各省级、设区的地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有专职人员负责特殊药品的监管工作,且应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
    同时,在特殊药品的监管工作中,应该调动药品监管综合力量,充分发挥市场稽查部门的作用,共同做好这项工作。药品流通管理部门、稽查部门要加强对特殊药品流通秩序的监管,加大对特殊药品的稽查力度。
    (三)加强特殊药品监管队伍建设
做好特殊药品监管工作,必须要有一支业务精、责任心强、能战斗的队伍。特殊药品监管工作非常具体,涉及环节、部门多,审批项目多,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因此,要做好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应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强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特殊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特殊药品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敏感性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为做好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四)完善特殊药品监管手段
    通过逐步建立特殊药品监管信息网络系统等手段,将监管的触角延伸到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全过程和每个环节,最终达到对特殊药品流向实行实时动态监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