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嘌呤、高蛋白饮食大量摄入,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合成增多或肾脏排泄减少,血中尿酸浓度升高而引起的组织损伤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性关节炎和肾脏损害等。
在结缔组织、关节和肾脏中,尿酸主要以钠盐结晶的形式沉积,特别是在肢端受冷或血液循环不畅时更易发生,引起吞噬细胞吞噬和脱粒,溶酶体释放各种水解酶,局部产生组胺、缓激肽等致炎物质,导致结缔组织增生和急性关节炎。此外,肾脏是高尿酸血症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长期痛风出现肾损害者约占40%。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导致痛风性肾病、急性梗阻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结石。
痛风的药物治疗原则是急性期以止痛为主,尽快中止急性发作;慢性期以抑制尿酸合成或促进尿酸排泄为主,逆转和预防尿酸盐结晶在结缔组织、关节和肾脏部位沉积而引起的并发症。
急性痛风治疗药
急性痛风主要用秋水仙碱(秋水仙素)治疗。其次,可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消除急性炎症反应,对症治疗,解除疼痛,中止痛风急性发作,常用药物有水杨酸钠、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酮洛芬(酮基布洛芬)、芬布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等。还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醋酸酯(醋酸强的松)、地塞米松醋酸酯(醋酸地塞米松)等,泼尼松醋酸酯用于痛风急性发作的严重病例而秋水仙碱等治疗无效者,口服,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只能短期应用,可加用秋水仙碱0.5毫克,每日2~3次。
秋水仙碱 主要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还可用于高度怀疑痛风而难于确诊的关节炎患者。但不能抑制尿酸合成或增加尿酸排泄,对慢性痛风无效。
本品能与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抑制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趋化和吞噬作用,改变细胞膜功能,还能减少乳酸生成,从而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缓解痛风急性发作期的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炎症反应。
本品有片剂和注射剂两种剂型,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选用。片剂口服吸收迅速,1~2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首剂1毫克,以后每2小时0.5~1毫克,一般在服药8~12小时内症状缓解,大约90%的患者在服药48~72小时内症状消失,24小时内的总剂量为4~8毫克。待症状消失后,每次0.5毫克,每日2~3次,7~10日为1疗程。
服药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应立即减少剂量。胃肠道反应严重的应立即停药,改为注射剂1毫克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毫升稀释后,于5~10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此后,每6小时静脉注射0.5毫克,但24小时内不超过2毫克。
需要注意的是,本品可致畸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禁用,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减少剂量,本品静脉注射漏于血管外可能引起组织坏死。
抑制尿酸合成药
别嘌醇(别嘌呤醇) 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是治疗慢性痛风或伴有肾功能减退及其并发症(如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的首选药物,一般在几天至2周内即可收效,长期用药可使尿酸盐结晶重新溶解。但不能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症状,须在急性炎症控制后开始应用。
黄嘌呤氧化酶能使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再使黄嘌呤转化为尿酸。本品口服易吸收,约有70%在肝脏代谢为有活性的氧嘌呤醇。本品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而减少尿酸的合成,且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在体内的浓度及尿中的排泄量增加,由于其溶解度比尿酸大,故在泌尿道不易析出结晶,易被肾清除,防止尿酸盐结晶在结缔组织、关节和肾脏的沉积。
本品每片
少数患者对本品特别敏感,给予常规剂量,就会引起尿酸浓度急剧下降,使关节腔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关节周围组织,尿酸由腔内向外大量转移,刺激滑膜,形成假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提醒社区医生,如果用药后仍出现关节炎发作,不应盲目加大用药剂量,应检测尿酸浓度后,根据尿酸水平减少剂量或与小剂量的秋水仙碱合用治疗。
促尿酸排泄药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有丙磺舒(羧苯磺胺)、磺吡酮(苯磺唑酮)和苯溴马隆(苯溴香豆素),作用机制均为竞争性抑制尿酸在近曲肾小管的重吸收,促进尿中尿酸盐的排泄,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缓解或防止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减少关节损伤,还可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的溶解。
为防止尿酸盐结晶在泌尿道沉积,减少患者尿结石形成的危险,应用这些药物的同时,应给予足够的碳酸氢钠片,建议每日给予6~10克,以碱化尿液,并嘱患者大量饮水。
丙磺舒 用于治疗慢性痛风和与痛风有关的高尿酸血症,可预防或减轻慢性痛风时的痛风结节形成和关节改变。与别嘌醇合用,对结缔组织和关节中痛风结节的消除也有一定效果。
本品每片
本品与磺胺药有交叉过敏反应,禁用于对磺胺药过敏的患者。
磺吡酮 用于治疗慢性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预防或减缓痛风结节的形成和关节的痛风病变,作用比丙磺舒强,对丙磺舒发生过敏反应可改用本品,与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
本品每片
苯溴马隆 为强有力的利尿酸药,适用于长期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及慢性痛风,作用时间长,安全有效,服药后24小时可使血中尿酸下降1/3。
本品为片剂,初始剂量每次25~50毫克,每日1次,早餐后服,1周后增至每次100毫克,每日1次,连用3~6个月。
该药不良反应少,毒性甚微,患者耐受性良好,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尤其是腹泻,如果出现持续性腹泻应立即停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禁用,严重肾功能损害者不宜使用。
社区医生应告知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的饮食和降低体重对防止诱发和辅助治疗痛风至关重要。进食高嘌呤类食物如动物内脏、海参、墨鱼、沙丁鱼、干贝等,或饮酒如白酒、葡萄酒、啤酒及各种酒精饮料,均易诱发或加重痛风症状;猪肉、淡水鱼、蘑菇、菠菜、花生等也含有一定的嘌呤,不宜多食用。在冬季,经常洗热水浴或用热水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尿酸排泄。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