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
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心肌梗死、卒中等事件的复发。
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心肌梗死、卒中等事件的复发。
WHO(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指出,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就可以控制50%的致死或致残率。采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二级预防治疗,大约有30%的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可得以避免。
据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近20年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后上升很快,且35岁至55岁的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死亡率增加最快,而同期发达国家冠心病死亡率则在逐步下降。专家们认为我国冠心病死亡增多与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即防止冠心病患者再度发生心肌梗死)重视不够有重要关系,世界心脏联盟(WHF)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共同开展的“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架桥工程”项目所进行的基线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多数患者未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我国冠心病急性发作患者60%就诊于二级医院,由于条件和水平所限,80%以上的二级医院只能为患者进行药物溶栓治疗;被国际认同的美国心脏病学会制订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中肯定的他汀、阿司匹林等有效治疗药物未得到很好的使用。
阿司匹林在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者的救治及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已经有几十年大量证据的证明。近期抗栓临床试验协作组对287项研究的汇总分析中超过135,000例患者的资料显示,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所有严重血管事件的联合终点约减少1/4,其中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减少1/3,非致命性脑卒中减少1/4,而血管性死亡减少1/6。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无心肌梗死史患者的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可使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34%,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39%,血管性死亡降低22%。所有原因的死亡降低26%。因此,各国心血管病诊治指南中均建议应用阿司匹林。
与各国CVD诊治指南相似,“中国专家共识”中,将需要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长期应用阿司匹林75毫克~150毫克/天(单用一种抗血小板药)进行二级预防的患者,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冠脉搭桥术后,外周血管病,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以及部分心房颤动(需300毫克/天)和部分瓣膜置换术后(75毫克~150毫克/天)需与华法林(或肝素)合用的患者;
二是心血管血栓高危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必须应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药)治疗,负荷量为各300毫克/天,维持量为阿司匹林100毫克/天加氯吡格雷75毫克/天。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短期合用的疗效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PC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优于阿司匹林单用。不做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两药合用至少1个月,而在PCI治疗的患者,两药的合用应维持6~12个月。
皮肤病安全用药的禁忌
皮肤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有人认为只要涂点外用药就行了,结果往往无济于事,贻误病情,致使病情加剧、恶化。
1、即使同一药物同一剂型,可因浓度不同而作用各异
如3%水杨酸具有消毒和杀菌作用,而10%水杨酸能软化和溶解角质,并使之脱落,其作用恰恰相反。
2、根据病情需要与药物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
如药粉、药水、洗剂与酊剂、霜剂及软膏等。一般急性炎症,表现为红肿、水疱、糜烂时,多选用药水湿敷,具有消炎、散热等功效;
3、待红肿减轻,渗液减少时,则使用糊剂与药粉等
可发挥消炎、止痒、收敛、保护作用;皮损增厚、呈苔藓样变化时,则需用软膏治疗,因它作用持久且有润滑皮肤的作用。
4、乳房、外阴处,不可用浓度高或刺激性强的药,手掌、足底等可用浓度高药物;对皮肤敏感者,先用低浓度,后用高浓度;对新药,先用小面积,如无反应,再适当扩大。
5、同时还应考虑年龄、性别及患病部位与季节不同等因素。如老幼患者应选低浓度药物;
6、湿敷方法要适中,用药前患部要注意清洗、消毒,痂皮用食物油软化,直径大于
7、皮肤病用药时间与次数也不应忽视,药水和洗剂,每3小时搽1次。酊剂、软膏剂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1次。
最后,皮肤病用药时,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生红斑样或湿疹样皮疹,且有瘙痒、头痛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去医院诊治。
使用心绞痛急救药有技巧
将药物嚼碎含于舌下
发生心绞痛时,可取半卧位或坐位,并立即将硝酸甘油嚼碎含于舌下,而不是置于口腔内或舌面上。如唾液较少,可含点水,以使药物尽快溶解,从口腔吸收,从而迅速发挥急救的效果。有些患者担心长期含服硝酸甘油会产生耐药性,因而每次发作时“尽量少用,能熬则熬”。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每次心绞痛的发作,患者都要承受一次心脏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如不及时含服硝酸甘油,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心肌梗死,甚至发生猝死。
可以连续服用药物3次
当含服1片硝酸甘油无效时,隔5分钟后可再服1次,可以连续服用3次,以尽可能地以适当的剂量来控制心绞痛。有些患者在含服1片硝酸甘油后,即使心绞痛未明显缓解,也不再含服硝酸甘油,其实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如多次服用硝酸甘油,心绞痛仍未缓解,则应警惕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需及时送到医院诊治。硝酸甘油的药效持续时间较短(约为30分钟),故在心绞痛缓解后,应及时加服5-单硝酸异山梨酯。
不宜用于心绞痛预防
硝酸甘油常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抢救,但不宜用于预防心绞痛的发作。要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可服用消心痛和依姆多等药物。也可选择硝酸甘油贴膜,贴于胸前或上臂皮肤上。硝酸甘油通过皮肤缓慢吸收,而起到预防心绞痛的作用,一次贴用可维持24小时左右。
服药无效时立即就诊
如单用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无效时,可与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拮抗剂(如地尔硫卓)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等)等联用。如二联用药仍不能理想控制心绞痛,常提示冠状动脉病变比较严重,应及时做冠状动脉造影,以决定是否做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或冠脉搭桥术。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