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
案例
周一,药房取药窗口前人头攒动,李药师紧张地忙碌着,一边核对患者姓名,一边查看药品是否与处方相符。她正准备为一位中年男子取药,这时一位抱着小孩的妇女走过来问道:“医生,能不能先给我发药?我抱着小孩不太方便。”李药师于是把中年男子的处方先放在了一边,接过了妇女的处方。中年男子有些不太高兴,埋怨道:“我还不方便呢,回单位晚了要扣奖金的。”“你要是带着小孩,我也先给你发药!”李药师立刻回敬了他。中年男子被说得哑口无言。李药师处理完妇女的处方,正准备给中年男子调配时,不巧,一位老人急匆匆地来到窗口前,他对李药师说:“我老伴出车祸了,正在急诊室里抢救,您能不能先帮我拿药?”李药师不敢怠慢,马上开始调配急诊处方。中年男子又嘀咕道:“谁都能排到我前面去,我可是排了很久才轮到的。”
终于,急诊处方也调剂完成,李药师很快把中年男子处方也处理完了。出于对中年男子的反感,李药师在给他发药的时候,并没有交代具体的用药方法。中年男子拿出一盒药来问:“你倒是说说它怎么服啊,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李药师不耐烦地说:“一天3次,一次2片,饭后吃。”中年男子继续问:“那这几种药呢?”“看说明书,还是不明白就去问医生。下一位!”中年男子受到了冷落,终于忍不住把一肚子的怨气都爆发了出来:“什么都问医生,那你是干什么的!?”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并且握紧了拳头。正在旁边的药房王主任一看情况,赶忙来到窗口。他对中年男子抱歉地说:“这位同志您消消气,气大伤身,对您的治疗也不利,是不是?我们这位药师可能由于工作太忙了,对您用药交代不是很细致,我来给您说说这些药的具体用法。”王主任仔细地给中年男子交代完药品用法后,中年男子瞧了一眼李药师,闷闷不乐地走开了。
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李药师对于“儿科处方”、“急诊处方”优先进行调配是对的。但是,她首先应该取得正在排队取药的患者的理解,多说一句如“请您稍等一下,我处理完该处方后,将立即给您取药”等,想必大多数患者都能够谅解和支持。而如果用教训人的语气来回敬患者,是不能令人接受的。同时,在给中年男子发药后,李药师又出于对他的不良印象而故意不交代药品的具体用法,让患者自己看药品说明书,甚至支使他去问医生的做法更是错误的。这不但减弱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用药的风险,容易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药师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但是药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药师的服务态度不该因人而异,不能因对取药患者或家属印象不好而态度生冷,甚至恶语相加。这样情绪化的工作,不但会为医患纠纷的产生埋下伏笔,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整体形象,降低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因此,窗口药师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外,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对患者的亲和力和对情绪的控制力,这也是药师职业素质全面培养的需要。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