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

新变更的五种非处方药怎么用

日期:2012-02-06 00:00:00 来源:执业药师协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0

非处方药,人们无需凭医生处方,可直接到药店购买,因此备受群众欢迎。前不久又有五种处方药被纳入非处方药,为了更好地指导人们正确应用这几种药物,我们请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黄德华、健康管理中心陈玉辉副教授对这五种新变身的非处方药进行解读。

  活血风湿膏  为外用中成药,主要由川乌、草乌、木鳖子、肉桂、当归、松香、薄荷脑等20味药组成。该药通过辛香性药物刺激穴位,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在目前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有其明显的优势,适用于有骨关节炎颈、膝关节疼痛、局部怕冷、晨僵、肌肉酸痛等症状的患者。

  用药方法:贴敷于患处,一次1贴,一日2次,一般使用不超过3天。

  提醒:活血风湿膏不宜大面积使用,它仅是对症用药,如症状较重或其他疾病导致,应及时停药去医院诊治。另外,皮肤破裂、糜烂、过敏者和孕妇千万别用。

  奥利司他片  主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并降低减肥引起的危害。它能在胃和小肠腔内,干扰人体吸收食物中的脂肪,从而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奥利司他片是不作用于大脑的减肥药,安全有效,所以转为非处方药,可用于治疗单纯肥胖和肥胖的长期治疗。

  用药方法:餐时或餐后服用一片即可,如当天用餐时食物中脂肪量很少,建议当次停用。奥利司他片加大剂量,并不能增强疗效。

  提醒: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该药在导致体重减轻的同时,常常伴随与环孢霉素联合用药时,造成后者血浆浓度的降低。服用时,患者较常出现胃肠排气增多,大便紧急感,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失禁,但这些副作用大多为轻度的,且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可自行缓解。奥利司他片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与其阻止摄入脂肪的吸收的药理作用有关。因此,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可以考虑补充复合维生素。

  咽炎片  主要由玄参、天冬、牡丹皮、麦冬、地黄、板蓝根、青果、蝉蜕、薄荷油等组成,用于慢性咽炎引起咽干、咽痒、刺激性咳嗽。该药为纯中药制剂,速效、长效,标本兼治,对肠胃无刺激,不易产生耐药性,目前尚无明确副作用,安全可靠。

  用药方法: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提醒:服药过程中,忌辛辣、鱼腥食物。过敏体质者、孕妇慎用。服药7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另外,咽炎片是慢性咽炎患者的常用药,因其非处方药身份,又是中成药,常被患者自行服用。事实上,只有被确诊为单纯性慢性咽炎的患者,服用咽炎片才有疗效。鼻炎、中耳炎、胃炎、食道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甚至食道或下咽部的早期癌症也会出现类似慢性咽炎的症状,但服此药无效。

  抗菌消炎胶囊  该药有清热解表,泻火解毒功效,其中所含金银花药性寒凉,能清解里热,配以百部、大黄、大青叶、黄芩、知母、金钱草等,共奏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内郁化火所致的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实火牙痛。

  用药方法: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提醒:作为中药,用于抗菌消炎,较少出现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但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型中成药。服药后如发生腹泻,可减量服用,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脾胃虚寒,易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服用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  通常用于小儿肺热感冒引起的呼吸气促,咳嗽痰喘,喉中作响,主要成分有麻黄、前胡、黄芩、炒紫苏子、石膏、苦杏仁、葶苈子、竹茹等。

  用药方法:口服,1岁以内每次服3毫升,1岁~5岁每次服10毫升,5岁以上每次服15毫升~20毫升。一日23次,用时摇匀。

  提醒:作为口服液剂型,吸收好,起效快,除了有镇咳,祛痰,止喘作用,还有清肺热,抗菌抗病毒的功能。服用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者,应去医院就诊。过敏、久咳、汗出、体虚者忌用。

  链  

  非处方药分红绿

  非处方药(OTC)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取的药物。非处方药大都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分为两类,购买药品时,如果看到“OTC”非处方药标志是红底白字的为甲类非处方药,绿底白字的是乙类非处方药。甲乙两类“OTC”虽然都可以在药店购买,但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副作用相对较小。

  红色标识的甲类药在临床使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安全性略低,某些药物可能对某些特殊体质或特殊病情的患者不宜,虽属非处方药,但最好在专业医师、药剂师指导下使用。乙类非处方药除了可以在药店出售外,经过许可还可以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但即使购买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适用范围和禁忌证使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