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

膏方好处多 服用有讲究

日期:2014-02-18 00:00:00 来源:执业药师协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0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8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冬季是进补膏方的最好季节。膏方的历史非常悠久,《金匮要略》、《千金方》等都有膏方的记载。膏方一般分为荤膏和素膏,如加入蜂蜜或冰糖等收膏的膏滋为素膏;加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动物胶收膏的膏滋为荤胶。膏方具有好吃、简便易服、综合调理、省时省力等优点。虽不如汤药的药效快,但能缓慢地调补身体,由于加入了蜂蜜,口感更好;与丸药相比,膏方的原料可任意变化,更符合个人体质和病情的需要。此外,膏方还具有毒副作用小、用量小、简便易服、省时省力的优点。膏方虽然好处多多,但是在服用时也非常有讲究。

  适宜人群

  膏方的适应人群很广泛,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类:亚健康状态者,平时无慢性疾病却容易感冒,长期劳累或压力过大而致身体虚弱的人;患慢性疾病或久病而致全身虚弱的人;康复患者,主要包括手术后、放化疗后、出血后、大病和重病后的患者;妇女更年期、产后妇女、中老年人、青少年和儿童。

  调脾在先

  进补膏方前应先看看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补。首先,一些肠胃功能不佳、舌苔厚腻、消化不良、经常腹胀的朋友,若直接服用滋补膏方,必然加重上述症状。对这些人,要先给予开路药,用陈皮、半夏、厚朴、枳壳、神曲、山楂等药,煎汤服用,以理气化湿、改善脾胃运化功能。其次,正在患病的朋友应首先将疾病彻底治愈。如病人患有感冒、咳嗽、咯痰等,则应先将感冒咳嗽治愈,方能进补。否则,如同闭门留寇,非但达不到补益的效果,而且会使感冒、咳嗽等绵延不愈。

  一人一方

  在进补膏方前首先要辨明自己的体质。根据中华医学会的《中医体质分类判断标准》,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敏感质)9种类型。因此,选用膏方要先辨清自己的体质类型。如气虚体质的人,表现为易患感冒、乏力、易出汗、饮食无味、脉弱无力等,可以选用由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等制成的膏方;血虚体质的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健忘、失眠、脉细无力等,可以选用由阿胶、熟地、当归、白芍等制成的膏方;阴虚体质者,表现为形体偏瘦、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可以选用由麦冬、沙参、龟板、枸杞等制成的膏方;阳虚体质者,表现为畏寒肢冷、性欲淡漠、尿频遗精等,可以选用由鹿角胶、杜仲、蛤蚧、核桃仁等制成的膏方。

  掌握服法

  膏方正确的服用方法是:将膏方储存在密闭的瓷罐中,每日清晨取一汤匙冲开水空腹服用,最好马上服用少许热粥或热泡饭;也可根据病情需要,用黄酒冲服。如方中用地黄等滋腻药或配料中胶类剂量较大时,则膏滋非常黏稠,难以冲开,这时可隔水蒸化后服用。膏方服用剂量要根据病情或患者的身体情况及药物性质决定,与患者消化功能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服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如成人每日先服一汤匙,约10~15克,如果消化功能正常,1周后改为1天服两次,即早晨起床后与晚上睡前1小时各空腹服用1次。服用膏方时还需要配合饮食调理,并做到劳逸结合、适度运动,这样才能使膏方的作用发挥至最佳。

  注意忌口

  在服用膏方期间,如误食所忌饮食,常使膏方的疗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膏方时,应忌食生萝卜,因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服膏方时一般不宜用茶水冲饮,因茶叶能解药性而影响疗效。如患者属阳虚又寒者,应忌食生冷饮食;如属阴虚火旺者,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为哮喘患者,宜忌食虾蟹腥味等。此外,如遇感冒发热、伤食腹泻等,应暂时停服,待上述急性疾病治愈后,再恢复服用膏滋药,以免闭门留寇

  应对不适

  服用膏方后,如出现饮食减少、脘腹胀闷、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情况,中成药可选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藿香正气片,中药可选用陈皮、佛手、砂仁等泡茶饮用。服用膏方后出现口渴、咽干、鼻燥等症,是因为熬制补膏所用的胶剂要用黄酒烊化,而黄酒性大热,暖胃、通血脉、行药势,其性燥热。故少数阴虚阳亢体质的人服用后会出现口渴、咽干现象,对此可选用柚子、甘蔗、柠檬等水果生津止渴;也可选用白木耳、麦冬等润肺生津。

  正确储藏

  膏滋药应储存在瓷罐中,亦可用搪瓷烧锅存放,也可用塑料进行分包装,但不宜用铝锅作为容器。应存放在阴凉处,如冰箱中。当每天取用膏滋药时,不要每次换一只汤匙去掏,以免将水分带进罐里,促使发霉变质,应该放一只固定的汤匙在罐里。

  (作者祝建材,单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