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县动态 > 详情

磐安县局以“共享车间”为节点夯实中药产业发展基础

日期:2020-11-25 16:17:13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0

磐安依托“中国药材之乡”的基础优势,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特色,以“共享车间”为节点,致力于打造中药材质量安全新模式,不断夯实中药产业发展基础,为打造中药产业“重要窗口”新阵地不懈探索实践。

一、实行车间、仓库、检测“三共享”。一是车间共享。试点企业建成一体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车间6000平方米,研发配置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共享清洗、浸润、净选、切片、干燥等加工环节,可加工中药材品种25个。二是仓库共享。中药材在储藏过程中易受场地、环境等因素影响,出现虫蛀、霉变、受潮等问题。试点企业已建成常温仓库10000平方米,阴凉库2000平方米,冷库6500立方米,有效解决药材储存难、易变质等问题。三是检测共享。采取政企合作模式,建成1200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实验室,配各高精检测仪器,组建专业检测团队,今年已完成400余批次中药材检测任务,为保障中药材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推行标准、流程、溯源“三统一”。一是统一标准。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均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全程标准化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今年5月,试点企业通过浙江省药监局GMP符合性检查。二是统一流程。待加工的鲜品中药材,通过一体化车间实施加工,生产过程按饮片GMP流程管理,检测合格后签发合格证和中药饮片标签,录入质量追溯系统,进入标准饮片库。三是统一溯源。依托质量追溯系统和中药材质量联盟,对合格产品统一使用“磐五味”商标专用包装,统一印制质量联盟LOGO标识,统一进行质量追溯赋码,实现药材原料提供者、共享加工点、烘干温度等全程可追溯。

三、实现加工理念、加工方法、加工模式“三转变”。一是加工理念向体系化转变。利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技术支撑和理论研究体系,改进加工流程,改良加工工艺,有效解决含硫超标、切片耗损、烘干技术不成熟、储存运输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基本形成了专业化、标准化、体系化的加工理念。二是加工方法向智能化转变。利用试点企业智能化的生产线,对中药材鲜品加工全环节实行自动化操作、智能化温控,有效改变传统加工损耗高、外观差、无标准等弊端。三是加工模式向集约化转变。一体化车间可根据25个中药材品种的不同采收期,科学安排生产时间;同时向种植基地、大户、药农提供全流程“代加工”服务,设备利用率提高90%以上,药材损耗减少10%以上,加工成本降低15%以上。

四、促进质量监管、药材品质、产业发展“三赋能”。一是赋能质量监管闭环。根据一体化车间特点,制定实施《产地中药材及饮片加工车间一体化试点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要求试点企业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对质量管理责任和义务、初加工目录、包装标识以及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分工进行了规定和明确。二是赋能药材品质提升。发挥疏堵结合、市场调节作用,加大药材鲜品加工环节“禁硫”力度,2012年以来,累计拆除硫磺熏蒸点725个。开展“浙八味”无硫市场和浙贝母无硫加工示范点创建,运用市场倒逼机制,引导药材种植基地、药农将鲜品委托一体化车间加工,药材质量有效提升。三是赋能中药产业发展。出台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期规划和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初加工共享车间。对新建符合中药饮片生产标准的中药材初加工共享车间设备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给予设备投资额20%的补助;对取得中药材中药饮片一体化加工许可并正常运行的共享车间,给予每年不超过60万元的补助。

信息来源:   磐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