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形势下化妆品监管需求,进一步规范化妆品市场生产经营秩序,诸暨市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以四举措逐步提升化妆品监管效能。
一是摸清底数动态分类建档。结合系统登记、日常巡查、投诉举报和执法办案等渠道对辖区内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摸排,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确保信息全面准确,做到底数清。按照生产企业、专卖店(专柜)、美容院(会所)等将第一批600余家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分类成册,以基层站所为管理网格,按照“分级负责、动态更新”的原则,建立干部联系监督机制,及时更新底册数据,实施动态分类建档。
二是培训考核提升业务素养。依托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实训基地平台,融合化妆品法律法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产品标签标识、进货渠道查验、广告宣传、产品质量投诉举报与召回等多方监管业务知识,邀请专业人员定期授课、专家实地检查带教,开展疑难项目及技术管理研讨,配合案例探讨和现场模拟等形式增强实战能力,不断提升业务素养,尽早破解化妆品监管浮于表面而专业性不足的困境。目前已组织培训3场,参训达153人次。
三是联合协作强化智慧监管。充分发挥综合执法优势,以监管为中心,以稽查为利剑,整合药械、化妆品、物价、广告等多方职能,建立科室联合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制定风险防控清单,借助掌上执法平台,开展双随机检查,通过一次执法,完成多个事项检查,做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智慧监管能力。目前已下发“双随机+交叉检查”任务73项,出动检查人员140余人次,涉及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60余家。
四是信息公开加大正面宣传。及时通过官方平台曝光检查不合格经营使用单位,提升监管透明度,倒逼自省自纠。围绕“安全用妆,伴您同行”主题,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系列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等新兴媒介方式加强法治宣传。制作时长6分钟的科普小视频,利用抖音视频APP、西施号APP等网络平台进行播放,正面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化妆品消费理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