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7月18日,首届中国微创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峰会在桐庐县成功举办,以“会议+赛事+展会”多元集成模式,全力打造微创外科医疗器械学术交流、合作联动、创新发展三大高地。作为全省首个集学术交流、产品展会、创新创业大赛于一体的微创医疗器械领域大型活动,峰会吸引了6名院士、5大行业权威机构、10家高等院校、42支参赛团队、336名微创领域医生学者、国内外115家上下游配套企业、5000余人次参展观众,“中国微创外科器械小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一、顶尖大咖云集,打造微创医疗器械学术交流高地。一是多层面汇聚众智。本次峰会聚焦微创医疗器械前沿技术,汇聚了张泽、李述汤、祝世宁、李儒新、吴宜灿、叶志镇6名院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邵逸夫医院等336名权威医生学者,广泛交流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政策,为微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该县抢抓机遇、积极对接,目前正在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长春理工大学谋划共建微创医疗器械与医学影像领域的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微创医疗器械与医学影像产学研交流中心。二是.多维度交叉碰撞。精心设计各类医工交流、科研碰撞的学术交流载体,如在峰会主旨演讲环节,安排4位专家学者围绕“‘科学-技术-工程-产业’问题”“超级微创的最新实践应用”等主题开展研讨;在医疗仪器高端制造院士座谈会上,邀请院士、专家、器械审评专家等20余人共话最前沿科研走向;在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与投融资论坛,开展“创新医疗器械的审查实务”“三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与注册药店”等主题探讨。三是多领域达成共识。推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发起成立中国微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联盟,聚焦光学、精密制造、图像处理、医用材料、光机电信息等领域密切合作,推动以该县为代表的全国微创医疗器械产业聚合创新、合作共赢。在产品创新应用等方面达成13项共识,为解决新形势下医疗器械产品创新、技术革新的突出问题、共性难题、发展瓶颈提供7项可行方案。
二、高端项目云集,打造微创医疗器械合作联动高地。一是设一次展,促一批合作。举办微创医疗器械创新与服务展,设置51个展位,集聚上下游顶尖配套企业32家,涵盖内窥镜、影像设备、材料、检测检验等微创医疗器械及配套产品,覆盖从源头到终端的医疗器械全产业链。展会共吸引观展人员5000余人次,达成意向签约客户800余人次,其中成品采购占比38%,链上原料、半成品采购占比62%。二是办一次赛,引一批资本。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是全国业内指导单位最权威、评委阵容最强大、参赛项目质量最高的行业盛会。经过积极争取,今年第四届大赛微创类别赛由苏州迁址该县,邀请浦发银行、同渡资本,德福资本、圆通快递等22家投融资机构及跨界投资企业观赛,直观充分展现项目的高价值前景,缩短项目产业化进程。三是搭一次台,落一批项目。为全国医疗器械企业、医疗机构、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本地企业等搭建一个绝佳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一批项目落地。第四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微创类别赛共汇聚一次性使用可视颅内血肿消除装置、拉曼内镜消化道肿瘤实时无创检测仪等42项内镜及微创手术器械领域初创项目,最终18个项目获奖,其中5个项目与该县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有望在该县转化落地。
三、创新技术云集,打造微创医疗器械创新发展高地。一是聚焦政策保障激动能。出台“医疗器械七条政策”“医疗器械企业制造业政策”等政策,对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嫁接、专利授权等方面提供精准支持,2020年兑现奖励补助资金达2479.88万元,进一步激活企业创新动能。该县近五年医疗器械专利申请量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微创外科器械专利申请量在全国区县排名第4。二是聚焦数智升级拓路径。以“未来工厂”建设为抓手,推进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融合应用,加快发展智能化、高像质化、可穿戴化的高性能医疗器械和智能医疗器械。如该县天松医疗和智炬医疗新研发的三维内窥镜、智能腔镜手术训练系统即将投入市场;精锐医疗和海康威视合作研发的4K高清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获评省级首台套产品。三是聚焦基础科学谋突破。组织中科院院士团队就医用材料、激光强磁场等前沿医疗器械基础科学开展合作交流,加强激光脉冲治疗设备研究、核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新型材料应用等方面的产学研合作,共商微创医疗器械在科学领域的未来突破口。目前,由国家级人才谷月峰博士领衔的超声刀项目、省级创新团队负责人诸葛斌博士领衔的麻醉机器人项目已在该县进入产业化阶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