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从2022年12月底开始,针对全市各大医院医用氧需求量增加的情况,杭州市局密切关注北京和上海医用氧的保供情况,提前研判、评估、协调和准备,提前组织全市2家医用液氧生产单位和3家瓶装医用氧气充装单位在加强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专门成立医用氧保供“工作群”全力以赴保障医用氧的供应,元旦假期期间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做好当前医疗机构医用供氧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迅速实现医用氧本地产能最大化,供应能力最大化。今年1月15日起,全市医用氧气需求缺口归零,1月12日全市医用氧供应能力达到峰值,医用液氧日供应由180吨刷新900吨极限峰值,医用瓶氧日供应由2200瓶增至5800瓶。
特事特办,全力供氧有保障。一是组织液氧保供生产单位采用产权租赁的方式迅速为液氧需求缺口大的医院提供“低温储罐+大功率气化器”临时医用液氧供氧系统,实现双路供氧。1月2日当日完成省人民医院第一套系统加装,总计为6家医院新增储罐7台,总容积达81立方,新增气化器5套,气化能力扩容3400立方/小时。同时协调明确特殊保供时期,临时性使用的低温储罐,由产权单位在产权单位注册地集中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方便保供单位。二是对于即将到期的医院在用液氧储罐,尽可能避免因设备检验对液氧保供产生影响,允许符合保供条件的使用单位(或产权单位)依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的规定办理延期检验手续,目前已对全市5家医院的7台医用液氧储罐办理了延期半年的检验手续。
特别优化,及时供氧有保障。一是氧源生产不间断,组织医用液氧和瓶氧保供生产单位克服“疫情减员”的困难,实行24小时轮班生产;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开足马力,实现产能最大化,保障医用用氧需求。二是车辆运输不间断,组织建德横山气体和富阳贝斯特气体在原有移动式压力容器——槽罐车运输配送的基础上,临时租赁增加3辆医用氧运输车辆,及时调配26位应急驾驶员实行24小时配送,并通过液位实时远程监控装置系统,对相关医疗机构医用液氧储罐液位实施远程监测,动态监管物流车辆等,使各医疗机构的氧气供应得到全方位保障。三是组织协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保供方案,在新世纪混合气体有限公司罐区内,临时性完成“半挂槽车”长途运输,经储罐缓冲后,分装至小容积罐车实施市区配送。
特别提醒,安全用氧有保障。一是针对在长时间满负荷供氧工况条件下,部分医院原有的医用液氧汽化器会产生汽化器表面严重结霜的现象,容易导致气化能力降低;部分使用“快易冷”、“安捷通”等小型液氧储罐汽化供氧系统,还容易由于结冰造成增压阀损坏,导致系统损坏的“风险隐患”,杭州市局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及时提醒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在大流量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控制介质流量、压力在允许范围内;定期采取切换使用、减小流量、温水冲洗等措施融霜(冰);强化巡检工作频次,避免汽化器全部结霜(冰),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二是针对医用瓶装氧气需求激增,气瓶周转使用频率加快的情况,组织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反复提醒各医疗单位要强化氧气瓶使用环节“严禁油脂”的安全使用意识,同时开展专项安全检查,确保各充装单位对高频回流充装的医用氧气瓶严格落实充装前检查,强化非“保压阀”氧气瓶充装前的抽真空处理,确保“使用安全”。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