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玉环药包材产业集群效益,转化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提升药包材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打造“品种优、品质好、品牌响”的“浙产好药”,玉环市局管服并举,数字赋能,全力助推药包材企业提质升级。目前,辖区已有规上企业12家,拥有净化车间3.1万平方米,2022年实现总产值13亿元左右,成为全国三大医药包装生产基地之一,并成功建立全省首个药包材领域“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科创中心”。
一是底数摸排,具象化产业画像。初步导出电子化登记平台筛查数据结合基层所专管人员实地考察,摸清辖区药包材产业特点,建立产业画像。目前,玉环作为全国重要的药用塑料瓶生产基地,具有产地集中化、产品多样化的特点,辖区企业主要集中在芦浦镇及医药包装工业园区,共有取得药包材登记号的企业29家,其中激活(A)状态企业24家。拥有药包材登记号353个,其中激活(A)状态161个。
二是技术支撑,针对性专业指导。依托“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玉环科创中心”及“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玉环科创中心陈悦专家工作站”专家组的强大技术力量对玉环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和辖区内药包材企业的针对性问题进行精准化、专业化帮扶指导。另外,专家针对当地企业发展就药包材关联审评,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政策宣贯,提升企业认知。
三是有感帮扶,妈妈式暖企助企。针对药包材企业专业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加强药包材标准、检验等知识的培训工作。组织微生物检验培训班,安排陈悦工作站的专家人员从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洁净室综合性能检测、药包材微生物检验等方面讲解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关键要点着手,面对面答疑,手把手教学,通过理化+微生物,理论+实操,全面提升药包材企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及检验能力,助力药包材企业能级提升。截至目前,共开展三次培训,惠及玉环市20余家企业,近100人次。
四是评级建模,靶向性智慧监管。通过药包材“质量码”赋码,并挖掘原始数据,从监督检查发现的缺陷、抽检不合格信息、举报投诉、处罚信息等多维考量赋值评级,完成“风险图”刻画,建立监测初模型。依托专家严格论证,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师校准三重结合的方式,进行大数据分析,最终形成企业风险预警提示系统,构建药包材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管机制。
五是数字赋能,无感化线上溯源。原有药材包分类分级监管模型的基础上,引入GM2D聚合码应用,融合物联感知、数据分析等新型技术,发挥GM2D码信息承载量大、容错能力强、防伪性能好的优势,接收方通过扫码,即可获取产品检验报告、服务承诺、产品型号规格、成分、执行标准等信息,实现可视性赋码用码,为每一包药包材建立“身份信息”,打造“一码知全貌”二维码应用新生态,实现全链线上数字管控。截至目前,已完成16家药包材生产企业接入“GM2D在线”应用,涉及药包材种类近80种。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