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绍兴市局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聚焦医药产业探索“有感服务”实践路径,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取得一定成效。今年1-9月,高端生物医药“万亩千亿”平台引进医药类产业重点项目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7.4亿元,实现医药类工业总产值260.8亿元,同比增长12.7%。
一是调研细度“有感”,提高政策精准性。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动向,多层级、广覆盖开展调研,摸清底数,广泛听取意见,推动相关政策出台施行。如调研药品上市后变更难点堵点,形成建议31条,省药监局《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促进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采纳25条,应用率达71.43%。系统梳理我市医药产业奖补政策,对比同杭、宁的奖补差,推动《绍兴市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印发施行,1类新药补助提高至1200万元。
二是标准落地“有感”,激发产业新动能。针对中医药标准缺失短板,积极对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及上海市中医药大学,构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三方联动平台,提供道地药材收集、产业分布研究、文件编制等专业服务,推动半夏ISO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全国唯一中医药标准化合作基地也正式落地绍兴。今年1-8月震元半夏销售额达824万元,全年预计突破1000万元,同比上升100%,标准的经济效益明显。
三是审批优化“有感”,跑出流程加速度。研究制定《绍兴市药品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工作方案》,依法合理降低占企业总数90%的A级企业检查频次,在行政许可事项上推行免检审批。建设“黑匣子”绍兴应用场景,整合空心胶囊生产信息系统和出口报备系统,精简企业办事流程。在对企业出口欧盟原料药证明、药品出口销售证明办理材料事项中首创“事前把关、事后跟踪”服务机制,有效降低资料回退次数。截至目前,共办结行政审批217件,其中出口欧盟原料药证明51件,同比增长21%,办事效能大幅提升。
四是靠前服务“有感”,优化营商软环境。建立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事项“分管领导牵头、干部专人上门”工作机制,全程跟踪服务。如助力歌礼药业利托那韦片场地变更、产能扩大进入审评审批“绿色通道”,指导京新药业解决对乙酰氨基酚片合法性问题。依托滨海新区柔性服务站,为企业提供现场预查、资料预审等专业服务。帮助智达药业克服疫情期间检查员调派难题,如期完成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注册核查和GMP符合性检查,助力企业产品在今年2月上市,目前产值9770万元,预计年底超亿元。
|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