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监测人员监测意识和监测能力,推动经开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发展,保障公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嘉兴市经开分局多措并举,“三线”合一,以培训稳定报告数量,以评估提升报告质量,以案例讨论强化监测效能,截至11月,全区共上报ADR报告237例,MDR报告102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38例,已提前完成全年监测任务。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在报告数量上“强底线”。组织开展了全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培训,监管人员、医疗机构及相关药械化生产经营单位监测负责人员共30余人参加培训,会上汇总分析了各单位报告数量,并围绕基层医疗机构监测工作经验、如何发现和上报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等内容展开培训,进一步挖掘报告潜力,加强监测人员对不良反应(事件)的理解把握,提高报告积极性。
二是开展质量评估,在报告质量上“划实线”。不断加强对报告的评价和指导,为提升报告质量,根据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从监测机构中选拔了一批优秀监测人员,成立了经开区不良反应(事件)专家委员会,随机抽取本年度辖区监测机构上报报告,依据ADR、MDR及化妆品不良反应填写指南及质量评分表,从报告时限到报告内容,对各监测单位报告进行评分,并将报告情况反馈给上报单位。
三是典型案例讨论,在监测效能上“标高线”。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对上市后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产品风险监测的重要手段,对不良反应(事件)的分析和探讨有助于防控临床风险,指导医疗机构安全用药用械,督促企业改进产品质量。为切实发挥监测效能,经开分局精心选取3例ADR典型案例,各专家及监测人员围绕用药前准备、用药过程、风险信号、安全用药等方面,积极查阅资料,热烈交流讨论,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下一步,经开区分局将持续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机构监测水平,完善评价体系,围绕全国安全用药月“安全用药 健康为民”的活动主题,推进全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队伍建设,持续开展业务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医务工作者不良反应监测的配合度和安全用药意识,逐步提升监测能力与评价水平。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