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岭市局聚焦企业在药物警戒体系建设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企业药品上市后风险监测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安全风险分析、评价能力,全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连续13年获评台州市“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考评优秀单位”。万邦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浙江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哨卡”示范点。
一是基础夯实,强化主体责任。联合当地卫健部门构建协调联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问题的及时处理。同时,在往年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网络监测单位,实现全市报告网络全覆盖。目前,该市药品不良反应系统注册在用的基层监测单位39家,包括省级哨点医院1家、医疗机构29家、经营企业8家、生产企业1家。今年已完成2228例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其中“严新”比例达到了46%。
二是标准引领,促进规范发展。承接“MAH药物警戒规范化建设”试点项目,参与起草出台《MAH药物警戒体系建设与运行指南(征求意见稿)》和《个例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和信号检测手册(试行)》,提升药品持有人药物警戒体系建设,构建药物警戒哨卡。依托温岭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加强医疗机构风险信号挖掘,下沉到各基层监测单位,尤其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加强主动监测,激发挖掘的积极性、主动性,综合利用监测数据库,提升专业能力,发挥药物警戒作用,形成不良反应报告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良性循环。
三是科普宣传,提升公众意识。紧抓“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日”、“安全用药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ADR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农村文化礼堂、进商超等活动,通过制作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横幅,开设咨询台,现场普及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鼓励群众参与药品不良反应公众报告。不定期在医疗机构微信群、药店微信群、ADR交流微信群内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监测业务知识培训、药品不良反应严重病例讨论等,全面保障用药安全。截至目前,共开展宣传25次,发放宣传册4200余本,接受现场群众咨询1800余人次。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