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县动态 > 详情

海宁市局“链式推进”打造环浙大生命健康产业带

日期:2023-12-21 15:39:30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0

今年以来,海宁市依托浙大国际校区科研优势、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承载平台优势,聚焦“医疗器械+医用材料”两大核心领域,通过“创新链”“服务链”“产业链”协同推进,加快打造“环浙大国际校区生命健康产业带”。目前,全市已有生命健康产业相关企业183家,其中医疗器械类企业88家、生物医药类25家、生物技术类29家、生物材料类4家、健康服务类37家,初步形成医疗器械为主,其他细分领域类为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围绕“创新链”,建设合作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浙造器械”创新展示馆,全面融入科技和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展示医疗器械产品,为企业节省参展成本。充分利用好与浙大新一轮战略合作契机,加快推进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共同打造国际优质科教供给样板、区域协同创新样板、校城融合发展样板,共建浙大长三角未来技术研究院(鹃湖实验室)、浙大国际科技园、浙大国际医学中心、浙大附属口腔医院海宁院区等高能级平台和重点项目。

二是围绕“服务链”,优化产业生态体系。与省药监局合作共建“长三角医疗器械检测评价与创新服务综合体”,搭建起企业与政策、技术、成果“三对接”平台,持续支持再生医学、生物电子、睿医人工智能3个研究中心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形成全链条发展模式。目前共孵化项目公司22家,生命健康智造产业中心等投资8个亿元的生命健康项目已签约推进。同时,建立产业投资基金,与企业联合成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产业基金,用于生命健康、智慧医疗项目招引和培育,现已完成投资项目2个。

三是围绕“产业链”,共筑协同发展体系。依托与上海漕河泾、杭州钱塘新区的战略合作,探索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杭州下沙生物医药港的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围绕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鹃湖国际科技城、经济开发区“智慧港”为核心,高新区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为引领的“一核一园”空间布局建设,成立浙大-爱丁堡大学大健康领域研究中心,将科技城生命健康创新园写入省生物经济发展计划,加速培育生命健康产业百亿级产业集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