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药品安全治理手段,精准发力加强药品风险防控,进一步提升药品数字化监管和服务能力。瓯海区局多举措创新“数字监管”,将“数字药监”精密智控效力发挥到实处,实现药品监管+服务创新实践。
一 、互联网+监管,助力药品监管提质增效。搭建“黑匣子”中间库,让药品智慧监管“黑匣子”扩面。2022年10月,为有效推动药品“黑匣子”顺利对接,破解对接的技术难题,瓯海区审时度势,迅速建立专班,利用2018年全省零售药店首个电子处方平台的优势,积极多次与省、市局、平台、区大数据中心等单位沟通对接,成功建立黑匣子接入的中间库,零售药店上传的数据将保存于中间库,“黑匣子”通过抓取中间库数据“字符”表单。共接入药店2236家,占全市接入药店总量的75.5%,为全市推进黑匣子建设贡献了积极的力量。瓯海区辖区377家药店接入,接入率95%。在接入重点药店方面,更是主动担当,连续3月承接全市重点药店黑匣子接入工作。在日常互联网检查方面,重点关注预警风险信息,及时分析研判、排查异常情况、消除内在可疑风险,提高监管治理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后续处置跟踪,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其合法合规安全生产。截至目前,共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已发现并处置各类隐患问题169条,督促整改率100%。全面推进“浙里药店”应用助力疫情防控,全区共391家药店接入浙里药店,实现接入率100%,上报率100%,整改率100%。开展执业药师线上多点执业试点,解决执业药师休息、请假期间的审方问题,完善药品经营和药事服务一体化体系,加强药品安全全链条智慧监管。
二、互联网+执法,实现执法效能“云赋能”。率全省之先建立精麻药品监管领域“综合查一次”实现跨部门执法“瘦身提速”。在原有模式下,各部门根据各自领域的专项问题开展执法检查,同一个检查对象经常要分别多次应对不同部门的检查。推行跨部门联合检查后,整合执法资源,根据监管重点领域,确定应用场景,对检查对象开展“全方位体检”。瓯海区市场监管局作为牵头部门,将联合执法移到“互联网+监管”平台,通过浙政钉掌上执法,发起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其他职能部门的执法人员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接收了检查任务和系统自动匹配的检查表单后,赶赴现场实施联合检查。让药品监管领域从“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扩大了监管对象单次检查事项范围,减少检查频率。同时,依托云端平台记录整个执法过程,构建隐患排查、问题介入、执法检查、后续处置等全过程动态化监管链条,实现各类数据持续更新、实时共享。全区药械化监管建立指尖执法+反馈闭环模式,将药械化监管从纸质记录移到互联网掌上执法平台,通过发起即时检查任务和事先建立检查库的方式实现药械化监管,现成检查表单,执法现场照片即使录入等功能,省去了原先携带文书、手写台账,然后电脑录入等一系列繁琐工序,直接通过手机线上操作,大大缩减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执法效率,同时使得监管信息“掌上可查”、“掌上可办”和“掌上可管”,克服原有纸质监管档案难以保存的难题,为痕迹化监管打下基础。目前共建立4个检查库,检查药械化企业533家,完成3家区级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麻精药品联合检查。
三、互联网+服务,升级药学服务数字化水平。建立数智药房,实现百姓共富。建成1家24小时“数智药房”和投入8台自动药柜切实解决群众急用药品夜间购买的难题,让群众购药更方便。在数智药房里,设置了触摸屏自助购药系统,销售药品均由定点零售药店统一采购、配送,提供千余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可实现24小时无人售药营业。搭建线上药学服务,开发“云药房”小程序,建立社区药学线上服务,依托连锁总部丰富的线下药师资源,已有85家药店接入,群众可通过二维码进入,实现与实体药店药师对接沟通,咨询提供药学服务,拓展药学服务的时空范围,促进合理用药,防范用药安全风险,为实现百姓的合理用药提供更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落实落细省局“网上柔性服务站”落地。“网上柔性服务站”上线以来,瓯海区市场监管局通过“网上柔性服务站”收集药械企业问题共29条,与省局业务部门进行咨询对接,给予企业精准服务,助力“浙药赋能”见实效。创建“药管家”,做好群众的药品闹钟。瓯海区药师志愿者在常年面向基层,用药安全知识宣传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病,平时子女不在身边,自身很多又不识字,不知道如何用药是他们最主要的问题,经常有人会忘记服药,导致病情反复。如何改变错误的用药习惯,提升自主准确用药能力经多方取经,最后创建了“药管家”管理体系,用三色预警管理药品,用红黄绿三色对百姓家中的药进行登记,用颜色和简易生动的图案提醒老人安全用药习惯。目前通过“药管家”管理体系,共建立特殊慢性病患者162户,回收过期药品1273盒,据统计泽雅镇丰源村特殊老人用药错误率在一个月内下降62.9%。该项目荣获2021年度省志愿服务铜奖。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