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绍兴市局继续践行“有感服务 无感监管”理念,进一步强化药品、化妆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以“严格准入、精准服务、共治共享”为核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生产企业进行“体检式”规范,形成独立、客观的风险评估报告,为精准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严格准入规范,筑牢评估“专业线”。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专业性是第三方质量风险评估的基础保障,市局依托“政采云”平台,明确第三方机构资质要求、师资队伍、核心参数、项目需求等全方位标准,结合响应材料,规范审核,杜绝滥竽充数。同时竞争性采购严格实行评估机构备案公示公告制度,公开竞价服务内容、预算标准和最终竞价结果,确保评估招标工作公正公开。
二是创新监管模式,拧紧生产“安全阀”。针对药品、化妆品生产环节的隐蔽性风险,市局推动风险评估从“常规检查”向“靶向狙击”升级。依据相关业务处室针对当前舆论热点和监管重点提供的企业名单和关键品种,对生产工艺、原辅料管控等关键环节实施“一企一策”评估。今年,市局将开展3家药品生产企业和1家化妆品企业第三方评估,重点评估品种为集采药品和牙膏。第三方评估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针对问题指导整改,以“评估+服务”模式,提供监管“温度”,帮助企业“对症下药”。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激活行业“内生力”。杜绝“评估走过场”形式主义,推动风险评估结果转化应用,为行业提质增效提供实际动能和借鉴意义。将评估结果与飞检挂钩,对发现风险点多的企业加强飞检频次,对发现风险点少的企业实行“无事不扰”。同时各开展一场风险评估结果应用座谈会,邀请当地监管部门、同类型企业和检查员,对本次第三方评估情况开展分析研判,针对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的共性问题,提示属地部门要加强督促整改,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以一家企业带动整个行业提质增效。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