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规范小药店、小医疗诊所、小美容机构药品经营使用秩序,筑牢群众用药安全防线,近日,常山县局启动“三小”经营使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构建“摸底建档—指导规范—长效监管”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推动药品安全治理能力提档升级。
一是全域摸排建档,精准绘制监管地图。部署5个基层所组建专项小组,采取“网格化排查+数据核验”模式,通过系统筛查、实地走访、电话确认“三位一体”方式对全县14个乡镇(街道)“三小”登记在册主体与实际经营主体名录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动态电子台账,精准记录经营资质、经营范围等关键信息。截至当前,已完成县域内“三小”的底数排摸,实现标准化建档。
二是分类指导规范,推动主体责任落实。通过“常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发布落实“三小”主体责任宣贯3篇,明确建立进货查验台账、储存养护等操作规范,阅读量达600余人次。建立3月份“三小”重点治理对象清单,对近两年存在违法违规记录、检查发现问题多的单位实行重点监管。组织召开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培训会1场,编制发放“三小”合规经营自查指南及合规经营自查表,组织签订《零售药店“十不准”承诺书》,推动经营单位自主整改问题隐患。同步启动小诊所、小美容机构专项培训计划,通过“分业态指导+个性化服务”提升整改实效。
三是强化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构建“理论培训+实战演练”培养体系,一方面,邀请省级药品流通检查员为药品监管人员开展专题培训,重点解读《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分享检查过程中遇到的易发、多发问题,使监管人员精准把握监管要点;另一方面,开展科所联动现场指导,围绕处方药销售、医疗美容器械等高风险环节,对“三小”经营单位开展现场规范指导3次。
下一步,专项整治进入集中治理阶段。常山县局将充分发挥投诉举报、监督检查等渠道作用,广泛收集排查问题线索,利用“双随机+重点查”模式,严格开展现场指导,推动“三小”经营单位药品安全管理迈入规范化、长效化轨道。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