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压实压紧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近日,柯城区局有序推进对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
一是注重合理规划,确定执法核查名单。提前制定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核查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监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信用监管科的指导下,通过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互联网+监管)平台,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经营风险等级以及以往的监管记录等因素,从全区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中随机抽取64家经营企业作为核查对象,并且从执法人员主体库中抽取各基层所2名执法人员,共选定20名执法人员,确保“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为后续的监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注重依法依规,精准管控风险隐患。结合“三小”药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执法人员严格遵循《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要求,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合规。同时,对医疗器械的购进、验收、储存、使用等方面进行着重排查,针对核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深入分析原因,分类施策精准管控,如一般性问题,现场指导二类器械经营企业立行立改;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并跟踪复查,确保整改到位,切实消除风险隐患,保障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三是注重综合素质,强化监管人员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定期线上浙政钉监管群分享医疗器械监管知识,围绕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以案释法等内容展开培训,确保监管人员熟悉法规政策,掌握器械监管专业技能,提升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实践锻炼,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等方式,帮助基础执法人员在实际监管中积累经验,提高执法能力,强化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医疗器械监管队伍,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