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有效,今年以来,湖州市食药检院凭借自身在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的专业优势,立足检验检测和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核心职能,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全力构建起一套科学高效的安全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各类药品检测400余批次,收集上报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4145例,为辖区药械安全筑牢技术屏障。
一是筑牢技术防线,强化“检监”联动。聚焦辖区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潜在风险点,双轨发力夯实安全根基。一方面,协助湖州市局科学制定抽检工作计划,重点加强对儿童用药、含贵细成分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品类的专项检测,持续优化检测流程,确保为行政监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截至目前已完成药品市级监督抽检、省级基本药品抽检和质量考核抽检共400余批次。另一方面,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体系,强化对医疗机构、生产经营企业等报告主体的技术指导和专题培训,着力提升报告数量、质量。今年以来,已累计收集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09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051例。
二是创新科普载体,提升安全认知。线上线下联动拓展科普边界,全方位提升公众药械安全科普素养。线下深耕科普场景化体验,联合辖区内科技馆、中小学校、社区打造“药械安全科普圈”,安排科普团队进行专题授课,通过生动案例讲解中医药相关知识、药品真伪辨别等内容;设置香囊制作、显微镜操作等互动体验项目,邀请群众走进实验室、科普馆实地参观,直观感受检验检测全流程,强化安全认知,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0场次。线上聚力专业内容传播,与湖州市局、市药学会携手打造《主任说药事》栏目,由专家深度解读用药误区、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等,让公众能随时随地获取专业知识,有效拓宽科普覆盖面。
三是强化统筹协调,提升治理效能。充分发挥技术枢纽作用,构建多方联动的监管协同机制。加强与上级监管部门及卫健委等单位的常态化沟通与协同联动,多次联合召开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会议、市药学会理事会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病例报告质量评估工作会议等一系列专业会议。会议重点围绕监测数据分享、技术难点研讨与解决、跨部门协作机制完善等核心议题,明确工作重点与任务分工,推动形成“技术支撑-监管联动-效能提升”的闭环体系,持续增强辖区药械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