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美热”持续升温,小美容院作为贴近居民生活的服务场所,其使用和销售的面膜产品却暗藏隐患。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美容市场秩序,镇海区局立足监管职能,三大举措精准发力,全面破解小美容院面膜市场乱象。
一是严监管执法,整治“械字面膜”。“械字号面膜”本质为医用敷料,应在严格的医疗器械监管体系下流通销售。然而部分小美容院为谋取私利,在无相关资质的情况下违规销售“械字号面膜”,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镇海区局针对这一乱象,对辖区内的小美容院开展拉网式排查。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法规,仔细核查美容院的经营资质、产品进货渠道、销售记录等,一旦发现无资质销售“械字号面膜”的行为,立即责令相关单位停售整改。
二是细排查清理,规范进口产品。进口面膜凭借独特的成分和功效,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但部分小美容院销售的进口面膜存在无中文标签的问题,导致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产品信息,增加了消费风险。执法人员细致查看产品外包装是否标注规范的中文标签,标签内容是否涵盖产品名称、成分、使用方法、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对于发现的无中文标签进口面膜,镇海区局责令美容院立即下架整改,要求其在完善中文标签后方可重新销售;对拒不整改或情节严重的,依法进行处罚。
三是广覆盖宣传,提升公众认知。破解面膜乱象,提升公众认知是关键。针对“械字号面膜”、进口面膜夸大功效、混淆概念的营销乱象,镇海区局以广告合规性为切入点,严查“医学护肤品”“零风险医美”等违法宣称行为。同时加强违法典型案例宣传,让消费者在选择面膜产品时能够擦亮双眼,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消费纠纷。
打印 关闭 |